编辑:艺术学院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4-30 浏览次数:
“如果产品会说话,它的颜色就是第一句告白。”于是有了非遗基因与青春的色彩交汇,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美学对话由此拉开序幕。
本次展览由产品设计专业史雯老师、蒋满群老师带领产品设计2404、2405班级策划并展出。同学们在《设计色彩》课程中,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以纸张为载体、色彩为灵魂,将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纸浆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重新塑造“中国醒狮”的威严与灵动,更新传统“马勺”的朴素图案,在纸浆模型上自由地表达创意,从而激发出多样美妙的视觉效果。在此次课程中,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跃然纸上的青春叙事。同学们深入探讨从色彩到文化的各个层面,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对文化基因的深情表达,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匠心精神的内涵。
作者:产品2405孙裕涵
作品名称:《潍风·灵蜈彩鸢》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潍坊龙头蜈蚣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潍坊的传统串式风筝。龙头蜈蚣风筝,与“龙”文化紧密相连,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蜈蚣在潍坊民间传说中被视为龙的后代,象征着多子多福。作品中将龙头龙纹与蜈蚣腰节作为面部主体设计并结合色彩对比,以群青、黄、白、大红等构成对比强烈色调,构图上重大色块浓抹,营造热烈明快艺术气氛,远观近看皆宜,将风筝的空中形象与狮子头面具结合展现非遗的魅力。
作者:产品2404张晋祎
作品名称:
《唐三彩镇墓狮面:古韵瑞威》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此款“狮子头”面具汲取了河南唐三彩非遗文化的精髓,结合了唐三彩的色彩和艺术风格,以及兽面镇墓兽的威严。面具融入宝相花纹,象征吉祥,采用蓝、绿、橙等色彩,体现了唐三彩的多彩釉色。同时,三彩凤首杯的设计元素也融入面具中,增添了灵动与流畅感。
作者:产品2405陈小妍
作品名称:《舫影仙姿》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此“醒狮头”面具设计汲取中国瑞兽和旱船元素,如狮子、麒麟,象征驱邪祈福。在中国文化中,水和船与生活紧密相连,旱船象征吉祥和顺,常在节日庆典中出现,传递欢乐和祝福。面具通采用彩绸和花布装饰,色彩鲜艳,包括粉色、紫色等柔和色调,以及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等明亮色彩,形成视觉冲击。色彩搭配活泼,运用互补色和渐变色,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图案设计多样,如圆形、花朵形状,线条流畅,细节丰富,营造出精致效果。面具造型夸张,色彩和图形组合大胆,不仅具有装饰性,也像现代艺术作品,激发想象力,传递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作者:产品2405刘亚港
作品名称:《戏颜·千彩谱》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此设计表现以传统戏曲脸谱文化为根基,整体仿生兽面造型,突出眼部、牙齿、耳部的立体结构,强化戏剧性表情,增添神秘威慑感,丰富层次感。在保留戏曲脸谱文化寓意的基础上,以更自由的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致敬戏曲脸谱的象征性与装饰性,同时赋予其新的视觉生命力,展现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蜕变。在色彩表现上,采用高饱和度色彩如粉色、蓝色、黄色等碰撞交织,色彩无规律却和谐,传递活泼氛围。设计中融合传统戏曲纹样与现代几何元素,图案不对称且富有变化,如眼部区域一侧复杂花纹,另一侧简洁色块,配合流动的线条与点状装饰,营造动态迷幻效果。
作者:产品2405钱雅儒
作品名称:《唐韵·三彩兽面》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此“醒狮”面具以唐三彩双鱼瓶为灵感,该瓶是闻名遐迩的唐三彩文物,形状惹人喜爱。创作借鉴其典型的黄、绿、蓝三色为主色调:黄色象征尊贵,奠定面具华丽基调;绿色代表生机,增添活力与自然气息;蓝色增添神秘感,提升色彩层次。同时,融入唐代巩县窑三彩孔雀杯的华丽元素,面具上唐朝花纹遍布,如宝相花象征吉祥美好,寓意幸福繁荣;唐代卷草纹线条流畅,体现灵动飘逸。这些纹样与虎的形象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虎的威严,又彰显了唐代艺术的精致细腻与华丽风采,整体设计富有韵律感,令人赞叹。
作者:产品2404王梦
作品名称:《徐香狮面:静绣瑞韵》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这款“狮子头”创作品,融入了徐州香包元素,采用经典纹样装饰,如吉祥花卉和如意云纹,寓意美好。借鉴香包布局,图案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设计保留了香包的圆润特点,赋予狮子头柔和感。整体色调淡雅,传递传统文化的内敛韵味和宁静之美,创新演绎了徐州香包技艺,使传统元素在新载体上焕发新生。
作者:产品2405王佳瑞
作品名称:《蝶影幻梦》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此设计作品以中国经典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合传统狮头面具的威严与故事中的浪漫悲剧,通过色彩、造型与象征元素融合,呈现“化蝶双飞”的永恒爱情意象。以天蓝和粉色为主色调,天蓝代表梁山伯的忠诚与永恒,粉色象征祝英台的柔美与蜕变。狮头以天蓝为底色,粉色细节增添温情。金属质感的鼻梁和牙齿保持威严,同时与色彩形成动态呼应。狮头轮廓保留传统舞狮的饱满造型,减弱夸张眉骨与颧骨线条,眼角线条柔和上扬,暗示“化蝶”的轻盈。双目采用渐变镜片(外圈天蓝,内圈粉色),瞳孔处镶嵌蝴蝶纹样,象征双主角的灵魂交融。
作者:产品2404崔群苑
作品名称:
《绮梦瑞兽无骨花灯面饰》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瑞兽面具以无骨花灯非遗文化为灵感源泉。无骨花灯造型灵动、色彩斑斓,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面具设计注入灵魂,汲取花灯的鲜艳明亮,运用红、黄、蓝等传统色进行巧妙搭配,展现出非遗文化的绚丽多彩。在装饰方面,无骨花灯通过透光材质与精美图案展现光影之美。面具以丰富色彩和细腻花纹装饰,恰似无骨花灯的图案,每一笔色彩与线条都经过精心构思,增加视觉层次与艺术感。
作者:产品2405孙彩蝶
作品名称:《应龙戏锦》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应龙戏锦》狮子头面具设计融合了龙的威严、鹤的优雅和水的灵动、龙的元素赋予其王者气势、鹤的元素带来灵动与飘逸、水的元素则增加动态感和生命。纹样设计融合传统凤纹、云纹与如意纹,借鉴织金工艺,细节展现古典魅力和高雅。这些组合不仅富含文化底蕴,还赋予作品独特艺术价值。在色彩设计中,使用了明亮的黄色和热情的红色,这两种颜色为作品增添了庄重感和质感,同时蓝色和芽绿色的组合带来了清新活力,与前两种颜色形成对比,增加了作品的层次和吸引力。钴蓝色的巧妙运用平衡了色彩,使过渡更自然,丰富了视觉效果。
作者:产品2405王忻灵月
作品名称:《凤鼓乐灵韵》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狮子头,传统瑞兽,代表守护和吉祥。本设计结合凤阳花鼓元素,旨在创新文化融合,为古老形象注入新活力。作品使用鲜艳色彩,如红、蓝、紫、黄,既反映凤阳花鼓服饰的活泼,也符合狮子形象色彩的丰富性,象征生活多彩和繁荣。额头装饰有牡丹等花卉图案,象征富贵和吉祥,呼应凤阳花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睛以蓝色为主,夸张立体,表现活泼灵动,象征狮子的威严;鼻子设计为红色绳结,代表团结和谐,寓意幸福美满;嘴巴用多色彩层次表现,模仿花鼓节奏,象征生活丰富多彩;耳部造型和色彩变化丰富,装饰元素取自凤阳花鼓道具,色彩运用展现欢快节奏,寓意风调雨顺、诸事顺遂。
作者:产品2404王雨晰
作品名称:
《华彩神兽面具:神影意蕴》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该面具设计以传统元素为主,造型灵感来自民间神兽,色彩鲜艳。面部底色柔和,腮红增添活力,眉眼黑色勾勒显锐利。额头和脸颊装饰多彩花卉,寓意繁荣,融入昆曲元素。头顶和耳部采用传统纹样,嘴角旁绘有亭台楼阁,面具结合传统与创新,展现艺术魅力。
作者:产品2405王媛
作品名称:《淮瑞华彩狮面》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淮瑞华彩狮面》设计,面具上尖锐的顶部设计灵感源自淮剧演员的头饰,而眼周的全包眼影则增强了眼睛的明亮度,使其显得更加炯炯有神。面具的腮红部分采用了渐变效果,而狮子头面具的中央区域则饰以花纹,这种粉色花朵在淮剧服饰中颇为常见。面具的鼻部装饰有特定图案,狮子嘴部则以红色线条勾勒,与淮剧演员的红唇相呼应。
作者:产品2404袁璟婉
作品名称:《牡丹剪纸韵狮面》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基于洛阳剪纸,通过狮子头的解构展现剪纸艺术。采用洛阳宫灯的对称结构,以红宣纸雕刻狮鬃,金箔牡丹纹象征富贵。同时融入蝴蝶翅膀曲线,阴阳刻法的牡丹卷草纹,以寓意吉祥,牡丹与蝶纹随光流转,展现中原文化的生命美学。
作者:产品2405赵陆璐
作品名称:《瑞羽嬉兔映芳春》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作品以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动物吉祥寓意为灵感,中心是双兔,周围环绕瑞鸟和花枝,旨在展现喜庆和谐的传统韵味。皮影纹样画法结合了陕西和河北的风格,陕西皮影以精致细腻著称,而河北皮影则以历史悠久和文化深厚闻名。作品采用凤翔彩绘泥塑技法,以红色为底色,用黑、白、黄等色彩搭配,既保留了皮影的传统特色,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产品2405王轩辕
作品名称:
《靛蓝涡影·漆韵韶华》
《绮梦流彩·漆华韶韵》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本作品结合非遗漆画镶嵌工艺的特色,灵感来源于镶嵌工艺的靓丽颜色,以及其在漆画纯黑背景上的强烈对比来进行创作的。大马勺是以在黑底上用点线为主,用亮蓝色,亮绿色和白色在上面描绘传统纹样并将有序的纹样重新进行排列。而小马勺是用色彩块面拼接的方式来完成的。其中的块面颜色来源于镶嵌工艺原材料主要颜色为主,将一副花卉作品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并打散重构。
作者:产品2405郑凯予
作品名称:《绮梦华光》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泉州非遗花灯历史悠久,具有闽南文化特色,造型多样,色彩绚丽,融合艺术与民俗。本次创作以马勺为载体,结合花灯元素,展现传统文化新形式。马勺表面绘制花灯轮廓和传统装饰纹样,传递文化底蕴。两张马勺画分别以不同色彩和图案展现泉州花灯的神秘华丽和活泼灵动。马勺和花灯的结合,不仅展示民间艺术融合,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愿景,使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产品2404周涵
作品名称:《靛蓝荷梦·素瓷凤舞》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大马勺的设计是选取西湖的经典景色——荷花的轮廓,通过蓝印花布的镂刻技法转化为简练的线条或几何化图案。借鉴中国画"计白当黑"的理念,通过蓝白对比营造西湖的氛围感,通过蓝印花布的质朴语言重新诠释西湖的诗意美学。小马勺的设计采用了牡丹花和凤凰纹样,牡丹象征"花开富贵"。凤凰象征"祥瑞和谐"。牡丹与凤凰的组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凤鸣盛世,以牡丹承福",通过浙江蓝印花布的技艺将牡丹与凤凰的经典意象转化为马勺上的吉祥符号,两者都是既保留了非遗手工艺的纯粹性,又赋予传统民俗器物新的审美价值。
作者:产品2405姜静洁
作品名称:
《岁锦满勺》
《靛威啸福》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木版年画的使用场合和寓意都大抵是吉祥图案、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大马勺主体以红、黄、绿、金色为主,对比强烈,体现年画的热闹喜庆。局部常采用云纹,鳞甲等图案增强作品的传统文化气息以及立体感。边缘饰以回纹,象征绵延不断。小马勺主体使用蓝色为主色调,与大马勺相呼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蓝色的寓意具有多重性,有着庄重、典雅和天道、自然和谐正面象征。年画中蓝色常寓意风调雨顺。静谧的蓝色和活泼的小狮子一静一动,充满动画感。同时又结合了中华传统元素,充盈画面。
作者:产品2405钱冬琴
作品名称:
《蝶舞繁花・韵梦马勺》
《戏韵脸谱・凝彩马勺》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巧妙地将唐三彩艺术与版画技艺相结合,采用了黄色、绿色、白色以及紫色、粉色、蓝色等鲜明色彩。通过融合植物、动物和几何图案,创新性地运用了莲花、忍冬纹样以及恋蝶图案,以展现蝴蝶的优雅之美。在脸谱设计方面,以马勺作为表现载体,汲取了传统脸谱的精髓,运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呈现了对称与形式的美感,同时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产品2405徐盈
作品名称:
《青蔓逸韵》
《粉韵蝶影》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本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浙江省龙泉市的传统非遗—龙泉青瓷,龙泉青瓷烧制前的塑形,刻花,蘸釉都很重要,是决定龙泉青瓷外观的因素,龙泉青瓷烧制后的颜色非常美丽,是吸引人的点,所以将这几个因素都画到马勺上。大家是通过烧制后的龙泉青瓷被吸引的,所以将青色画到大马勺上,小马勺就画釉的粉色。结合色彩重构,大马勺上将刻花的花纹和青瓷的外形结合一起,再在上方加上龙泉青瓷典型的冰裂纹。
作者:产品2404张佳怡
作品名称:《自然农间》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作品以葫芦为载体,展示金山农民画这一非遗文化,描绘农民生活场景。画作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展现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选用夏天元素如荷花、农民、亭子等,以鲜明色彩和高饱和度表现金山农民画的朴素风格,彰显上海金山地区的生活美学。
作者:产品2405杨静茹
作品名称:
《安徽宏村木雕主题二创》
指导老师:蒋满群
设计说明:
本作品以家乡安徽的徽派建筑的元素为创作灵感的主要源泉。徽派建筑不仅以白墙灰瓦著称,还蕴含着丰富的色彩。在创作中,融入了其他色彩,以展现徽派建筑别具一格的色彩之美。徽派建筑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精细的工艺,细致入微的马头墙和窗棂装饰,无不彰显着匠心独运。在创作过程中以这些精美的纹饰为主题,进一步展现其细腻与精致。
作者:产品2404卜昱元
作品名称:
《一袭蓝布,千载春秋》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巧妙地将云南大理的扎染技艺与马勺纸浆模型相结合,以独特的彩绘形式重新诠释传统之美。扎染的兰花图案栩栩如生,蓝色的深邃与白色的纯净相互交织,展现出一种写意的灵动之美。每一笔彩绘都仿佛在诉说着江南水乡的故事,温婉而柔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感受着小桥流水、烟雨朦胧的意境。这种融合不仅保留了传统扎染的韵味,还赋予了马勺纸浆模型新的生命力,让古老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作者:产品2404张婉婷
作品名称:《渔歌荷韵》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以河南非遗“马勺麦秆画”为载体,结合中原农耕文化和自然美学。画面以渔夫垂钓为核心,象征勤劳与收获;牡丹和麦秆纹理渲染水波,芦苇飞燕营造意境。作品以浅金主调,朱红粉白点缀,传递生态哲思,既传承技艺,也符合现代审美,体现中原文化情怀。
作者:产品2404柳露露
作品名称:《凤冠双生·木韵驸马》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围绕黄梅戏《女驸马》剧目展开设计创作,主要采用中华传统戏曲服饰中常见的凤凰与牡丹元素,配色鲜明,凤凰元素象征着高贵与智慧,而牡丹则代表着富贵与美丽,这两种元素的结合不仅能够展现出剧目中人物的高贵气质,还能进一步强化她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关系。
作者:产品2404狄方圆
作品名称:《绒花》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将绒花的温婉柔美与马勺的质朴厚重相融合,赋予传统器物全新的视觉表达。绒花所蕴含的“荣华”谐音与马勺的“辟邪”功效相得益彰,双重加持,进一步强化了吉祥如意的寓意。其色彩明快、造型简约,完美契合当代审美需求,轻松融入新中式或多元混搭风格的空间之中。
作者:产品2404洪韫曈
作品名称:《凤冠双生·木韵驸马》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作品以景德镇陶瓷为载体,融合传统祥瑞符号与自然意象。主体以如意云头纹勾勒轮廓,青花晕染云雾流动,中央绘五爪蟠龙,釉里红点染龙鳞,金彩点睛凸显神韵,象征“乘云御天”之力。云纹间隙缀以花纹样式与花边的杏叶,寓意富贵长青,冷暖色调平衡生机。设计呼应“天地人和”哲学——龙腾为天,花叶为地,陶瓷承人文匠心,云纹循环、枝叶缠绕隐喻自然与文明生生不息。
作者:产品2404俞晨曦
作品名称:《板凳龙》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为主题,主要绘画了气势恢宏的龙头和各部分组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鲜艳的配色,生动展现了节日中板凳龙舞动的热闹场景。在色彩运用上,作品以红、黄等鲜艳色调为主,既突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彰显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韵味。
作者:产品2404於梦晗
作品名称:《徽韵流彩》
指导老师:史雯
设计说明:
本作品以黄梅戏为设计来源,延续黄梅戏标志性的红、绿、黄、白等主色调,象征吉祥喜庆,同时借鉴低饱和度流行色,通过调整灰度平衡传统与时尚。用扁平化处理传统纹样,既保留戏曲文化特征,又符合现代简约风格。整体需注重色彩层次对比,通过虚实疏密搭配增强视觉韵律。
这是一份产品专业关于“色彩作业“的秘密档案,他们重塑纸浆体现了传统与虔诚之间恒久的交流。纸浆的粗粝肌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手绘的细腻笔触,诉说着传承的温度。此处未见喧闹的变革,唯有沉静的守望——每一道纹理皆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低语,每一抹色彩皆映射着文化的血脉绵延。
在此次创作活动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千年文明的核心脉动,洞察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河中耀眼的星光,深刻领会了设计色彩课程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色彩在设计领域中的基本应用原理及表达技巧。通过此次课程学习,同学们开始学会如何运用色彩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提升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在设计实践中,也逐渐展现出对色彩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审美,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来增强设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场展览没有“大师名作”,只有我们青涩却炽热的尝试—每一笔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色都是青春的BGM。致所有我们调色时的迷茫,也致敬那些努力的我们。
文案编辑:万艺菲
责任编辑:惠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