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无锡太湖学院:打造长三角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7-01 浏览次数:

质量强校促发展 特色办学铸辉煌

无锡太湖学院:打造长三角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在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无锡这座底蕴丰厚的百年工商名城,正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上,无锡太湖学院位居全国同类高校五强,名列江苏同类高校第一。在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的时代,无锡太湖学院传承着无锡“崇文重教”“实业报国”的城市基因,怀揣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初心,奋楫扬帆,凭借卓越的教育创新实践与办学成果,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拥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文明校园”等30多项荣誉,成为全国应用型高校改革创新的典范。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办学定位的无锡太湖学院,是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让我们共同探寻这所年轻高校腾飞之路的成功秘诀。

紧扣产业需求 精准布局专业集群

在高等教育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浪潮中,无锡太湖学院凭借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敏锐洞察,走出了一条“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紧密围绕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特别是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了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现代服务、文化创意、健康护理六大专业集群,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同频共振和融合发展。

学校秉承前瞻布局、动态调整的原则,创新构建“双循环驱动”专业优化模型,深度融合地方政府产业规划数据、行业协会技术发展报告及龙头企业岗位需求图谱,精准捕捉产业前沿动态。近十年来,学校前瞻性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工程等30多个新兴专业,果断淘汰7个服务方向滞后的传统专业,确保专业设置始终与区域战略产业同步升级。目前,学校拥有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国家级一流专业为引领、省级一流专业为支撑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专业矩阵。

为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位”难题,学校以“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为协同机制,与中兴通讯、华润微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了10个特色产业学院。在物联网工程产业学院,学生从大一开始便有机会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亲身体验项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智能建造学院推动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比例超80%,许多优秀方案直接进入产业链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此外,学校与卓胜微、先导智能等企业合作建成实习实训基地367个,年均超2万人次赴基地实践,真正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产业中锤炼。

面对行业细分领域的快速迭代,学校创新开设“智能康养开发技术”“3D技术与智能制造”等12个“微专业”,以短周期、模块化课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走向职场蓄能助力,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展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

坚持人才强校 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锡太湖学院始终坚持“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倾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团队,为培育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并聘请徐芑南、缪昌文等1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特聘教授。同时,学校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积极鼓励教师深入产业一线,目前专任教师中很多是“双师型”。商学院曹恒山老师在企业挂职期间开发的“智能会计”课程,紧密对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获评省级产教融合品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将其视为师资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老带新”导师制、教学竞赛、国际研修等一系列举措,助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物联网工程学院耿淼老师2024年荣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5年又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其主讲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参与完成的产教融合案例也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会计学院华莎、商学院杜心怡、智能装备工程学院袁彬等多位老师,先后在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凭借“AIGC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服装设计教育”项目,入选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充分展现了学校青年教师的卓越风采和教学实力。

学校始终坚守教学为本的理念,在职称评审中加大教学实绩权重,全面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出版校企合编教材51部,其中9部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学院吴禹江老师在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以出色的教学成果和深刻的思政教育内涵,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

深化实践育人 构建优质培养体系

无锡太湖学院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课程筑基—项目提质—竞赛拔尖”的三阶递进式培养路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校全面重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学分占比超25%,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时间。物联网工程学院与卓胜微合作开发的“芯片封装测试技术”课程,直接嵌入企业岗位技能认证考点,学生取证率达60%,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制图课程融入华东区CAD竞赛内容,学生获奖率超55%,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将学科竞赛作为能力提升的“磨刀石”,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多项,孵化创业项目291个。毕业生郭长鑫创办的农业科技企业,成功带动9000余农户增收,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护理专业陈婷参与研发的智能护理床入选工信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充分展示了太湖学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彰显了学校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

同时,学校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开设志愿公益、劳动实践等8类素质拓展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太湖青年支教团,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0余名“太湖学子”爱心接力,十年如一日地奔赴云南、贵州等5个省份的10多个市县区开展支教活动,用青春和爱心传递知识的火种,践行社会责任。智能装备学院学生邱涛在江西老家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被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邱涛被推选为“中国好人”,成为了广大青年学子学习的榜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陈涤非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太湖精神”,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展现了太湖学子的优良风貌和精神品质。

拥抱国际视野 培养跨文化人才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无锡太湖学院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思维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在2025年6月发布的京领2025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中入选全国五强。学校精心构建“1+9+N”国际合作网,即以苏格兰学院(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核心,深度联动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考文垂大学等15所紧密合作高校,并辐射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32所知名学府,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各二级学院依托对口合作院校,在课程共建、师资互访、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确保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实践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外合作项目强强联合,成果丰硕。苏格兰学院(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办)目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工程管理三个专业,累计引进外方专业核心课程49门,覆盖网络安全、5G通信、智能建造等前沿领域,并由英方骨干教师全权授课。学校同步推进外方课程的本地化改造,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联合教研,逐步构建起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应本土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西苏格兰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工程管理等领域享有盛誉,其教育学专业排名全英第一,5G网络研发更是达到欧洲领先水平,与太湖学院的优势专业深度融合,为苏格兰学院注入了强劲的国际化学术基因。

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学校开设《跨文化交流与交际》必修课,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夜”等活动,近三年累计派出1200余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毕业生倪玮辰在考入伦敦大学学院后感慨道:“太湖学院的全英文教学让我能够无缝衔接海外学习生活,为我在国际舞台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苏格兰学院在校生规模已突破1000人。2024年,首届毕业生中75%赴英完成第四学年学业,其中80%获得世界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资格,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国王学院(KCL)、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顶尖学府。这一卓越成绩不仅验证了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也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无锡太湖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近三年组团出访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30余所高校,接待55批次国外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2022年,学校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联合申报的“6G网络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江苏省高校首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在科研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从太湖之滨到世界舞台,无锡太湖学院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笔,绘就了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壮丽画卷,奋进中的无锡太湖学院,正加速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的“太湖力量”!

转载自《新华日报》2025年7月1日第8版

友情链接:
电话:0510-85502763 传真:0510-85502663 招生咨询电话:0510-85509888、85522008、85503999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68号
无锡太湖学院 © Copyright 2015 www.w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83598号-2]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