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0-01-03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019年12月24日至26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九次高层峰会在无锡举办。此次会议由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理事会主办、无锡太湖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600余名负责人聚首锡城,出席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九次高层峰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共谋新型大学新愿景。
第十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全国人大原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连宁;中国民办教育学会会长王佐书;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吴爱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成斌;江苏省高教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丁晓昌;无锡市政协主席周敏炜;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州工程学院校长陈奎庆;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萍;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出席此次会议。学校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校长、党委副书记徐从才,常务副校长李廉水参加此次会议。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后新建、合并、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部分高校占据了我国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6月,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高校693所,占我国1265所本科高校的56.88%。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原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连宁,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作重要讲话。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成斌,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学校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分别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大会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开幕式由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廉水主持。
李连宁在大会上就做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作了发言。他指出,要在认识上充分肯定民办教育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过程中,不仅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作出了显著贡献,也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占比超过全国学校数量的三分之一;民办高校750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294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398所、成人高等学校277所)的四分之一。在校生649.60万人,约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831万人的五分之一 。民办高校为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贡献率达到五分之一。同时,民办教育为中国教育投入的增长也作出重要贡献。据估算,每年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投入至少在5000亿以上,而2018年,仅广东一省民办教育对财政的贡献就达1100亿。
而要办好民办高校,李连宁强调,要在法律上确立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包括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法律地位,国务院及其教育行政等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依照本决定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时,应当充分考虑有关历史和现实情况,保障民办学校受教育者、教职工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与此同时,要在政策上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明确,办好对民办教育的投入是一件出小钱办大事的举措,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经济环境和财政状况趋紧的情况下,更要考虑教育投入的成本效益。
张大良在大会上指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面军,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等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推动建设“新型本科院校”,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办学定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和彰显新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新优势、新特色,增强新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竞争力,提高新型本科院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贡献度、美誉度。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成斌在大会开幕上致辞。他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他表示,江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镇,截至目前,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67所,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00.09万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江苏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抓了五件重点工作,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为党为国育人育才。二是聚力高质量发展主线,打造江苏教育现代化特色品牌。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五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汇聚教育事业发展合力。
王成斌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江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江苏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在省内现有的167所普通高校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有50多所,占到了总数的30%。在全国范围内,江苏是率先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省份,把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和推进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本次会议在无锡召开,并由无锡太湖学院这一全省乃至全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面旗帜承办,是具有代表性的,王成斌希望,希望通过本次无锡会议,进一步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江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改革发展。
戴斌荣代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的所有理事单位,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联盟发展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为这次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无锡太湖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联盟成立至今,已有146所高校加入联盟,通过定期召开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与工作研讨会,交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改革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推动新建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面对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联盟将不断吸纳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持续优化联盟的运行机制,搭建更高质量、更加实体化的合作平台,为高等教育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努力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维、新起点,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代表代表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向与会嘉宾和代表介绍了无锡太湖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指出近年来我校以厅市共建为契机,在省教育厅、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抓手,在硬件设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办学育人经验,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在大会主旨发言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吴爱华,西安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分别作了题为《城校共生 产教融合 推动高等教育创新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营造终生学习和创新生态系统的未来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地方本科院校深度转型与应用型本科建设》的专题报告。报告紧扣会议主题,共研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策略,共话新建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吴爱华处长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新的学科专业领域、新的人才需求空间、新的政策资源机会优势,以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主动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学生管理、集群发展、产教融合及双创教育等7个方面进行创新变革,努力发展“四新”专业,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整合形成强大合力,汇聚提升育人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因时而新,要变革创新,更要有后来居上的信心。”吴爱华处长建议,新建本科院校要持续推进城校共生、产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增强自身服务社会能力。
席酉民校长指出,面对AI社会的来临和第4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的工作将出诸多转变,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包括意义构建、社交智能、新颖和适应性思维等在内的多种技能,能力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未来人才需求和教育创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学发展迎来的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将与世界一流大学站在同一起起跑线上重塑教育,新建大学只有抓住重塑的机会,进行准确定位;瞄准新的社会社会趋势和人才需求,进行大胆创新;针对某方面的潜力,敢于独特;排除浮躁、集中精力、持续努力,成为某领域或方面的先锋,才能找到出路。
刘献君教授指出,当前,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主要是由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需要所决定的,应用型大学强调的是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注重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此对应,刘献君教授认为,应用型大学一方面在培养人才时要关注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建设校内校外结合、共容共生的制度体系,探索资源转化的路径和制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郭建如教授围绕“地方本科院校深度转型与应用型本科建设”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地方本科院校深度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知识生产已经逐渐摆脱过去封闭性的象牙塔方式,更加强调知识生产的情境性、跨界性、应用性和多方评估,更加强调高等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更好地与当地政府、产业和企业进行合作,才能更好适应新的形势。地方本科高校深度转型的突破口就在于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方面需要在外部构建正常学校协同体系,另一方面,学校要进行深刻组织变革,推进转型,打造产教融合生态。
本次会议还设立了4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城校共生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助推新工科人才培养”“贯彻民办教育新法新政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等主题进行了31场交流发言。
我校副校长金成应邀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城校共生模式”分论坛中作专题报告。会上,金成副校长发布了《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综合竞争指数研究报告》,据介绍,该报告是由无锡太湖学院和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ICAUR)所产出的学术成果。此项研究从论文、课题、奖励、发明专利等四个维度对新建本科的科研情况进行评价。从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的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较强;与此同时,公办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最高,民办本科高校次之,独立学院最弱。该项研究以综合视角、较为全面地审视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26日上午,中国教科院高教研究中心张男星主任、麦可思公司创始人王伯庆、全国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分别作了题为《新建本科高校满意度调查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的就业质量与OBE 建设》和《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新样态与新远景》的报告。衢州学院校长谢志远、无锡太湖学院常务副校长李廉水、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校长刘玉海、潍坊科技学院校长李昌武、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代表各自学校,围绕“校地共建、产教融合”主题作了经验交流。之后,大会举行闭幕式与2020年年会主办方交接仪式。
在经验交流环节,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廉水以《坚持“三个主动” 实践“校地共生”》为题作了典型发言。李廉水常务副校长在会上介绍了无锡太湖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做法,尤其强调了我校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夯实事业基础,立足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以主动融入无锡地方需求、主动服务无锡产业发展、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主动”引领办学实践的典型经验。李廉水常务副校长的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此外,根据会议议程,24日晚,召开了理事会会议。会上,我校常务副校长李廉水通报了会议筹备情况,通过了大会日程安排和申请入盟高校,决定由潍坊科技学院承办2020年会议。
本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研究中心”。与此同时,为更好促进新转设本科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我校联合部分新转设本科高校发起成立了“全国新转设本科高校联盟”。会上同时发布了由“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该排行榜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金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无锡太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阙明坤,苏州大学教授王一涛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所产生的研究成果,排行榜发布后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据悉,为承办好此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我校制定了会议策划方案,成立了专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接待组、宣传组、论文组、会议保障组和重要领导嘉宾接待组等6个项目工作组,各工作按照分工工作任务要求,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协同作战、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对会议各项细节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广大师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热情做好服务工作,赢得全国参会代表一致赞誉。(党委宣传部 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