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6-09-02 浏览次数:1052
爱心支教 传递真情
——记我校太湖青年支教队赴江苏盐城、安徽宿州支教调研活动
本报讯 今年暑期,我校太湖青年支教队分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南湾村儿童服务站和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韩村小学进行为期20余天的支教活动,带去了募集到的大量书籍、文具,带去了外界的新鲜知识,培养了当地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校自建校以来积极开展赴山区支教工作,至今已连续开展十余年,具有优良传统。2016年4月起,太湖青年支教队积极筹备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爱心传递,为孩子创图书角”漂流瓶活动,筹集了五六千本图书及大量的文体用具。同月,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以“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随机应变、乐于奉献”为准则,通过备课课件、现场讲课、支教筹款等形式进行综合考察,从378名报名同学中选出23名暑期支教队员,并对他们进行课堂设计、课后辅导、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为暑期支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湾,用爱启迪梦想
8月上旬,太湖青年支教一队9人经历长途颠簸,终于到达了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南湾村儿童服务站。尽管同学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地炎热的气候、简陋的教室、摇晃的桌椅……还是给队员们带来了想不到的困难,但他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次日的教学工作写教案、备课;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两天后,队员们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强度、快节奏的支教生活,和当地学生们亦师亦友:在课堂上为他们答疑解惑,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追寻梦想。在一次绘画课中,蒋笑笑同学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布置了画一幅为妈妈洗脚的画的课外作业,然而有些学生的画作上却没有妈妈,蒋笑笑同学了解到这些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缺少母关爱,心理极为自卑。为此,支教队员们深入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给学生们普及一些心理知识,鼓励他们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自强独立的习惯,还常常带领学生们做团队作业、玩集体游戏,帮助他们彼此交流、互动,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
在支教的过程中,太湖青年支教队一队发现当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较差,村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更是薄弱,便积极与无锡市各大医院进行联系沟通,希望能够改善南湾落后的医疗状况。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无锡同仁康复医院回应了我校太湖青年支教队一队的请求,联合在壹基金儿童服务站进行爱心义诊及医疗捐赠活动,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课堂教学
太湖青年支教队一队合影
韩村,兴趣助力成长
8月4日,太湖青年支教队二队14人带着筹备来的书籍、文具,汗流浃背、风尘仆仆地赶到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韩村小学,受到了当地老师、学生的热烈欢迎。抛开旅途的不适、环境的艰苦,队员们将适应环境的时间压到最短,立刻投入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每周六天、每天七小时,队员们给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一页纸都凝聚了支教队员的心血:每天晚间召开支教例会,总结一天的课堂内容,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上课状态,分享心得体会……为了深入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上好每一堂课,支教队员们常常通宵达旦。
经过调研访谈,太湖青年支教队二队发现韩村小学课程种类少,上课形式单一,决定为韩村小学的的同学开设趣味语文、趣味历史、电子琴、手语等趣味课程。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为了鼓励每一位学生拥有梦想、勇敢追寻梦想,尊重他们的天性、因材施教,支教队员们还将趣味课程分为了必修、选修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支教二队的王雪韵和王嘉倩同学在上折纸课时,教会给学生们折一颗“会飞的心”,告诉他们将梦想写在纸上并且不断努力,梦想就会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虔诚地写下自己的梦想。“看着课堂上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写下的梦想,我就觉得我们没有白来。”王雪韵说,支教的经历不仅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暖意,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段成长。“那段日子里,孩子们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得了那份对梦想的向往之情和面对生活的乐观。”
篮球课
与韩村小学学生合影
太湖青年支教队二队合影
2016年无锡太湖学院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太湖青年支教队员们深入扎根贫困农村、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展现了我校青年学生朝气蓬勃、蹈厉奋发的精神风貌。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