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物联网工程学院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3-20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17日下午15时,一场聚焦热电半导体前沿技术的学术交流会在无锡集成电路研究院二楼会议室召开。韩国知名热电技术研究公司LivingCare&无锡宝炫热电的团队与无锡太湖学院集成电路团队齐聚一堂,围绕热电半导体技术的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此次会议旨在通过中韩双方友好交流,探索中韩合作的集成电路研究院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的热电半导体技术,进一步提升我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会议由中韩合办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金奉焕与无锡太湖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尹嵘、张正选共同主持,双方团队代表共10余人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成果丰硕。
聚焦原理与创新:热电半导体技术全解析
会议伊始,韩国热电团队研究员崔胜俊博士以“热电半导体的物理机制与核心突破”为题作主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热电发电半导体的产业动向、热电发电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展示了热电半导体在能量转换效率上的显著进步。崔博士特别提到:“通过将融合热电元件技术的技术的废气以直接回收的方式进入到电力系统转换成电力,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存储或回收,减小社会经济损失,创造干净可持续的社会,目前我们已将部分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提升至8%以上,这为后续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应用与挑战: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一跃
在应用前景讨论环节,韩国团队展示了其研发的热电发电装置,并对公司目前在做的热电发电装置在锻造、纤维加工、船舶发动机等等场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装置可利用管道和腔体接受废热,管道接通冷却水,利用前后温差,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供应给电力系统。金奉焕院长强调:“热电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无运动部件’的特性,这对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极端环境能源供应意义重大。”
然而,双方也坦诚指出当前技术的局限性。韩国团队坦言,尽管实验室成果显著,但材料成本高(如碲化铋的稀缺性)、规模化制备工艺不成熟仍是产业化瓶颈。无锡团队则从市场角度补充:“国内企业对热电技术的认知度较低,需通过示范项目推动产学研联动。”对此,张正选副院长提出“梯度材料开发”和“模块标准化设计”双轨并进的解决方案,建议中韩联合建立测试认证平台,加速技术落地。
共谋突破:中韩合作开启技术协同新范式
自由交流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双方就“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加速热电材料筛选”“如何提高热电器件转换效率”等议题展开热议。尹嵘副院长表示:“无锡太湖学院正在搭建完善的半导体材料测试平台,韩国团队在基础材料研究上经验深厚,双方互补性极强。”会议最后,双方约定在人才交流、数据共享、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不仅为热电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开创了中韩科技合作“以技术链对接产业链”的创新模式。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高效电子设备需求的激增,热电半导体技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此次中韩团队的深度对话,既是对技术瓶颈的理性剖析,也是对国际合作路径的积极探索。无锡集成电路研究院作为东道主,将持续搭建跨国技术交流桥梁,助力中国在全球热电技术竞争中占据先机。(撰稿人:高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