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艺术学院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4-18 浏览次数:
微风轻拂古运河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之中,艺术学院专本视觉班学子于4月15日循着艺术大师徐悲鸿的足迹,走进无锡运河艺术公园内的徐悲鸿留法纪念馆——“悲鸿花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该馆不仅是一座艺术殿堂,更是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纽带,使参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亦能深刻体会历史的沉甸甸分量。
无锡运河艺术公园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与无锡环城古运河的交汇处,占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是由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倾力打造的融合自然之美与艺术之韵的公共艺术空间。其中,“悲鸿花园”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艺术公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游客及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在这里,青石板路与数字艺术装置交织的场域中,一场关于"艺术品格与家国情怀"的跨时空对话悄然展开。
展览精心设置了 “PARIS SUNRISE”、“SLIVER MOON”、“PURPLE RAIN” 和 “PARIS SUNSET” 四个不同色调的主题区域。从清晨的第一缕曙光 “PARIS SUNRISE”,到夜晚温柔的 “SLIVER MOON”,再到雨中氤氲的 “PURPLE RAIN”,直至傍晚绚烂的 “PARIS SUNSET”,每一处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从日出到日落的巴黎风情。
步入公园东侧的"悲鸿艺廊",玻璃幕墙上投影着徐氏家训:"立身首重人格,治艺当如治学"。同学们驻足于画作前,带队教师指着画说道:"徐家三代画师传承的不仅是技法,更是'为生民立像'的担当。当年悲鸿大师为创作《愚公移山》素描百余稿,这种'一画入魂'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在运河采风中体悟的。"
悲鸿故里觅初心展厅里充满了法式浪漫情调的展览空间。该空间不仅展示了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期间的诸多代表作品,例如《老妇》《自画像》等,更通过巧妙的场景布局,重现了徐悲鸿在法国的生活背景及艺术创作氛围。每一幅画作都仿佛在默默叙述着徐悲鸿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历程和对艺术的执着探索,令人无不为之动容。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本次展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了“天马行空”太空艺术项目。在该项目中,徐悲鸿笔下的“马”仿佛穿越至太空之中,绽放出光彩夺目的宇宙之花。这种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之际,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和谐融合。
在徐悲鸿父亲徐达章《课子图》画作前,听着少年悲鸿在父亲督导下"日摹名家之作十余幅"的故事。"原来'守拙勤勉'的家风才是大师的艺术根基!"当站在运河廊桥上俯身望去,映入眼帘的百年粮仓木质梁架,竟与悲鸿故居"亦南轩"的建筑肌理遥相呼应。此刻,公园艺术馆正亮起"悲鸿精神主题灯箱",那些"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铿锵字句,映照着年轻创作者们被夜风扬起的衣袂。
展览不仅呈现了徐悲鸿的作品,还展出了与徐悲鸿相关的西方艺术家及教育家的作品和资料。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徐悲鸿艺术追求和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展示了他在东西方艺术交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沿着3.6公里亲水步道,青砖黛瓦与当代雕塑交相辉映。摄影小队用相机捕捉"运河之眼"观景台的几何美学,广角镜头里,百年粮仓改造的美术馆正与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进行光影协奏。
欣赏到徐悲鸿等艺术家的珍贵作品,亦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深远影响。相信“悲鸿花园”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持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更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到来。对于热爱艺术和历史的您,不妨莅临参观,相信定能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让我们触摸到艺术教育的真谛——在历史肌理中寻找当代表达。"让传统文脉流淌于当代设计"的种子。
图文撰写:红韵流芳工作室
编辑:于佳莹
排版:赵梓豪
审核:张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