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遗路生花丨触摸千年陶都,邂逅传统技艺——宜兴均陶非遗研学活动

编辑:艺术学院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4-25 浏览次数:

4月23日艺术学院22级专本视觉全体同学在专业教师和“遗路生花”文化育人工作室成员带领下走进江苏省非遗保护单位——宜兴均陶研究所,开展了非遗研学活动,系统了解宜兴均陶的发展史,触摸跨越千年的陶器肌理。



进入研究所,同学们首先参观了目前华东地区唯一仍在使用的古龙窑遗址,古龙窑由窑头、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它利用天然山坡建成,看上去像一条巨龙,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龙窑目前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烧制方法,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生产发展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宜兴陶艺制作的“活标本“。



宜兴均陶研究所作为国内唯一专业研究均陶技艺的机构,完整传承堆花、均釉等核心工艺,多件作品入选APEC国礼、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同学们在研究所方老师的讲解下,参观了均陶展厅的精美作品,观看了现场技师们的绝妙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宜兴均陶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魅力。方老师说:”陶器是泥与火的艺术,更是心与手的对话”。当指尖沾满陶泥,浮躁的心也随着转盘沉淀下来。最后在素坯上写下名字,等待窑火赋予它新的生命——这份专属的「窑变」惊喜,成了最独特的宜兴记忆。



最后,同学们在省级工艺师与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深度进行均陶制作技艺的体验活动,同学们在陶泥素胚上勾勒线条、用堆花技艺堆贴出浮雕式立体纹样,将自己的想象力「画」进陶土,千年技艺在掌心复活。



宜兴均陶因稀有的资源、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赏用功能兼具而享誉人间,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本地特性,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传统技艺的魅力,切身感受到非遗技艺背后的工匠精神,通过亲手参与制作后,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传承参与者”,自发产生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图文:“遗路生花”辅导员工作室

                  编辑:焦萍

排版:赵梓豪

审核:张孟艳‌

友情链接:
电话:0510-85502763 传真:0510-85502663 招生咨询电话:0510-85509888、85522008、85503999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68号
无锡太湖学院 © Copyright 2015 www.w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83598号-2]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