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生作品  

那片自由

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6-05-03 浏览次数:467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最近读了《自由在高处》这本书,可以了解到这本书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一、帮你意识到枷锁所在;二、帮你挣脱枷锁;三、带你寻求自由思想的愉悦。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可能都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认为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看电影,可以逛街,可以拍照,可以吃大餐。但细想一下,这些是真正的自由吗?当情侣在大街上拥吻时,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别人异样的眼光?当自己身体不舒服坐着而未给老人让座时,是否会迎来别人偏激的言论?当考生们填报志愿时,是否会一直纠结于以后的就业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是自由的吗?

当社会秩序建立于这种彼此剥夺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虚伪的秩序中,没有人能设计好自己的前途,安排好自己的一生。古往今来,诗人们时常感叹似水流年、时光飞逝。然而,真正流逝的并不是时光,真正流逝的是我们。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生活。面包是生活的物质保障,而玫瑰是我们的精神追求。你可以夺走面包,却不能摧毁我的玫瑰;你可以摧毁我的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如今,人们因物欲而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这样,人为物所奴役,人为物所谋杀。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茅草屋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早已衣食无忧的人们,总在为自己不如他们富有而悲叹不已。对于这个充满劳绩的社会来说,不是我们赚钱,而且钱赚我们。它赚走了穷人的一生,同样赚走了富人的一生。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试着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吧。

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处在枷锁当中。”的确如此,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我们有许多自由被看得见、看不见的枷锁限制,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悲观地看待社会,消极地面对社会的理由。本书的作者熊培云告诉我们:即使处于枷锁之中,我们仍旧可以当自己的主宰者。

大学生记者团 郁晨宇


友情链接:
电话:0510-85502763 传真:0510-85502663 招生咨询电话:0510-85509888、85522008、85503999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68号
无锡太湖学院 © Copyright 2015 www.w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83598号-2]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