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6-05-05 浏览次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很多人对这句话都是很熟悉的。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句话出自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中。
《诫子书》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家书之一,是很多人都有着深刻记忆的!是诸葛亮在晚年写给他的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作为一个担负着国家兴盛的丞相,他顾不上亲自教育,所以只能写这么一篇家书来告诫自己的儿子。这篇家书可谓是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将自己对儿子的殷殷教诲和无限期望都写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的文字,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再把失败归结于“燥”对比。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不求为诸侯做事,放弃了功名利禄,在刘备三顾茅庐后才答应与东吴联盟共抗曹操,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很多人都是追求的,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而我也向往这样的生活。
诸葛亮用慈父的口吻,心中真话,认真总结。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脱俗,不事雕琢,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了出来,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一个的名篇。这其中就包括了我,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志向,光说是不行的,努力去做。年少时要扎实基础,充分地汲取知识。“夫君子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任何东西,首先要静。尤其明显的是学毛笔字,练的就是静心,心里急躁是学不好的。偶尔在学习时静不下心来随意的完成作业,长期浮躁草率就会荒废学业,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完成每一个目标!
《诫子书》,一篇意义深远的古诗文。它让我反省了自己,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大学生记者团 高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