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7-03-07 浏览次数: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朋友问我说:“三毛是个戴着悲伤面具的女子,这么关注她干嘛?”我愣住了,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可是我眼中的三毛是一个充满故事的传奇女子,无论是西班牙的奇妙邂逅,还是撒哈拉的神游,她都在用她的一生来书写生命中的故事。
刚开始关注她是因为她的笔名叫“三毛”。“三毛”总让人想起那个一直都在风雨中讨生活的流浪孩童,因为头上只有三根头发而被唤作“三毛”。他一边流浪一边还要找母亲,不过结局很美好。可陈平却很孤单,她想要去流浪。她心中的那匹野马想要去浪迹天涯。
看三毛的任何一部作品,你都会不由地赞叹这位女子的才情,无论是《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亦或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光读题目我就看到了一个感性、浪漫的女子。在她与荷西度过的浪漫时光中,她的文字是充满阳光的,细细读来,总能感受到她那愉悦的心境。在风沙中,她笑对生活,未曾有悲伤。虽然荷西的脾性不太好,可三毛却认为这才是夫妻相处之道,她活得自在也开心。可在荷西发生意外死去后,三毛的文章一下子变得“阴暗”起来,言语中有的只是无尽的悲伤。她最终选择自杀,或许只为守护自己心中永生的爱情……
她一生都在流浪,她携着书和笔记漫游世界的模样,孤独又富有才情。她特立独行,不依常规,坚持心中对生活的追求……她的父亲也曾说:“对三毛来说,她的自杀是可以想象的。她是那么爱追求生活的真谛,现在荷西死了,生活也变的不那么美好了,她就此燃烧自己,祭奠逝去的美好。”
她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三毛说:“我不是一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说话的人。”可是李敖却说:“三毛就喜欢把自己束缚在那个框框里,那个框框就是地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可是芸芸众生,谁又能保证自己不矛盾呢?
或许会有人觉得三毛很滥情,可是只有在自已经历过后,你才会懂得,感情哪里是可以控制得了的呢?因为感性之极,所以情感丰富,这样的她才是真实的。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散文世界就是她如梦般的真实生活,读解三毛,你似乎永远也读不透,可正是因为这样,她的文字才更加能打动人。她相信生命有肉体、死后有灵魂的两种形式,只是她选择了后者罢了。
她一生都在寻觅她心中的“橄榄树”,却终无所获。愿她在天堂可以觅得。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水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而对于生活的追求,又岂止于三毛呢?尚在世间的我们,心若没有寻着可以栖息的地方,到哪里不是在流浪?
大学生记者团 陈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