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生作品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

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17-03-08 浏览次数: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有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清代诗人汪沆所作的《瘦西湖》中:“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一个“瘦”字,可谓给扬州的西湖点了睛。

虽然全国各地都有湖,可是到了扬州,自然是要逛一下声名远扬的瘦西湖。瘦西湖以“瘦”为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不一,湖面的宽度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话说瘦西湖的来源,还不得不提及康熙,乾隆。清康熙﹑乾隆先后下江南巡游,扬州官员与盐商为助皇帝游兴,不惜重金,聘招名家沿湖筑园,并多次疏浚河道,乾隆极盛时沿湖有二十四景。十里波光,幽秀明媚,颇可与杭州西湖颉颃,而又以清瘦为名,故曰瘦西湖。

她美,美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她美,美在种类繁多的盆栽;她美,美在四季如春的万花园。她,真的很美,有一条美丽的五亭桥作为腰带,有着悠长年月的白塔,白塔下是梵文声频出的法海寺……这时候心中不禁浮想起白蛇传的故事,虽不信佛,可还是虔诚地朝着香台双手合十。

瘦西湖内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就像杜牧《阿房宫赋》中所作:“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但瘦西湖内的楼阁还没到诗中夸张的地步。即便如此,这些雕栏玉砌的“老古董”还是让我驻足许久。檐角边沾着一层细腻的青苔,可能原本的灰瓦也成了青瓦,木门上添了许多象征苍老的皱纹。有人说,这是危房,游客禁止入内。但建造者的巧夺天工以及历年的维护,使这些阁榭依然雷打不动的矗立着。这些阁榭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熙春台了,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在瘦西湖游玩时在熙春台内休息。走过这些精致的楼台阁榭,二十四桥已然映入眼帘,桥身由纯白大理石打造,24层台阶,桥宽2.4,栏柱24根,似乎处处与二十四对应。洁白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在此驻足留影纪念的游客不在少数。一路小跑,几乎“放肆”地呼吸喘气,远离都市,空气新鲜不少。站在湖畔,湖中零星飘着木船,野鸭成群结队的戏耍着。说起木船,船娘才是一个木船的灵魂,这些船娘有着窈窕的身姿,渊博的知识,温雅的举止。没有去过瘦西湖的朋友不妨去游玩的时候乘只木船,可以一览扬州美女的风采。

五亭桥,也称莲花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建筑风格采南北之长。五亭桥以石为材,石桥平面为工字型,四隅建有单檐四方攒尖亭,簇着中央主亭。石桥造型玲珑精巧,远看精致,近看亦不失庄严。又称之为莲花桥,因为该桥建于莲花堤上,且桥的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古称莲花桥。

和心爱的人牵着手一起在湖畔漫步,沐浴着秋冬中午和煦的阳光,微暖的风迎面拂来,多么希望时光定格于此。游客们大多为中老年人,曾经看着一对老夫妻在那桥上摆弄着手中的自拍杆,老奶奶笑着打趣老爷爷不会拍,老爷爷也只能以憨厚无奈的笑回应。看到这幕,心中很是感慨,于是微笑着向前教他们用自拍杆。二老一教即会,老奶奶还跟我们不停道谢,老爷爷显然有些寡言,但从眼圈旁笑出的皱纹可以看出老爷爷真的很开心。可能到了这个年纪,快乐不再局限于金钱,名誉,学业……而陪着老伴以及与儿女共享天伦才是他们真正的快乐。

这里的法海寺不像其他地方的寺庙香火不断、热闹非凡、高僧坐镇,反而甚至可以用冷清形容。可是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在,心中有佛,何处无佛?

走到了叶林,旁边的盆景区吸引了我,其中的盆栽很多是出自名人大师之手,精致无比,特别对于那些奇特的盆栽,让我有着《爱莲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感。

正有继续游玩的兴致之时,小腹却不自觉地咕咕叫起来。于南门走出景区。在路上翻看相机中的照片,一些景色已经深深烙进脑海。

其实,扬州,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她的美不仅只有瘦西湖,她的美太多,等着我们去发现。景色很美,我相信人文才是最美的。所以“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的后半句才是重点。

生活处处是美,乘着闲暇时光,多出去走走。拭亮你的眼眸,美就在身边。

                       大学生记者团  王浩冬  邓宏悦


友情链接:
电话:0510-85502763 传真:0510-85502663 招生咨询电话:0510-85509888、85522008、85503999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68号
无锡太湖学院 © Copyright 2015 www.w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83598号-2]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310号]